(刘书先音乐作品第367期)
作词:刘正国
作曲:刘书先
演唱:浩歌、音萱
古韵新声绘舜坪,情韵交织动人心——《浪淘沙·再登舜王坪》歌曲赏析
“翠甸接苍穹,雾笼芳丛。霞洇曲径簇嫣红。”当《浪淘沙·再登舜王坪》的歌声响起,宛如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引领听众走进那充满诗意与传奇的舜王坪。这首由刘正国作词,刘书先作曲,浩歌、音萱演唱的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中,奏响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
古典词韵:千年文化的诗意回响
歌词是这首歌曲的灵魂所在,它短小精干,却蕴含着深厚的古典韵味。开篇“翠甸接苍穹,雾笼芳丛”,短短十字,便勾勒出舜王坪那广袤无垠、云雾缭绕的壮美景色。翠绿的草甸与湛蓝的天空相接,雾气在芬芳的花丛间弥漫,一幅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跃然眼前。“霞洇曲径簇嫣红”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绚丽色彩,霞光晕染着曲折的小径,周围簇拥着娇艳的花朵,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展开剩余80%“忽现金乌凌绝顶,万壑鎏彤”一句,更是充满了奇幻的色彩。“金乌”在古代神话中是太阳的象征,当太阳冲破云雾,跃上山顶,金色的光辉洒在千山万壑之间,整个世界都被染成了一片绚烂的红色。这壮丽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气魄,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下阕“野庙问遗风,耒印蒿蓬”,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了历史文化。古老的庙宇在荒草丛中若隐若现,人们在这里探寻着舜王的遗风。“耒”是古代的一种农具,象征着舜王的农耕文化。“重华明德古今融”则点明了主题,舜王的高尚品德和伟大功绩,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至今依然融入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十二旋回首处,人在云峰”,以一种空灵的意境收尾,让人在回首间,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高远。
整首歌词用词精妙,意境深远,将古典诗词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描绘了舜王坪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更传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之情。
现代旋律: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如果说歌词是歌曲的灵魂,那么旋律则是歌曲的翅膀。刘书先作曲的这首《浪淘沙·再登舜王坪》,在古典风味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整首歌曲既具有传统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气息。
旋律婉转、柔美动听,宛如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它巧妙地运用了民族音乐的调式和节奏,如五声音阶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同时,又加入了一些现代音乐的和声和配器,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演唱形式上,男女声分别独唱又合唱的方式,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浩歌和音萱的演唱各具特色,男声雄浑大气,女声温柔婉约,两人的声音相互交织,相得益彰。独唱部分,他们各自用深情的歌声诠释着歌词的内涵,将听众带入到歌曲所描绘的情境中;合唱部分,两人的声音和谐统一,仿佛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情感共鸣:自然与人文的深情交融
《浪淘沙·再登舜王坪》不仅仅是一首优美的歌曲,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它通过对舜王坪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当我们聆听这首歌曲时,仿佛置身于舜王坪的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也能从歌词中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品德,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自然与人文的深情交融,让我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能得到心灵的滋养和升华。
此外,歌曲中还蕴含着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浪淘沙·再登舜王坪》以其独特的古典词韵、现代旋律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一首优秀歌曲。它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中,展现了舜王坪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相信这首歌曲会在更多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浪 淘 沙·再 登 舜 王 坪》歌词
翠甸接苍穹,
雾笼芳丛。
霞洇曲径簇嫣红。
忽现金乌凌绝顶,
万壑鎏彤。
野庙问遗风,
耒印蒿蓬。
重华明德古今融。
七十二旋回首处,
人在云峰。
注:历山舜王坪景区位于山西省翼城、垣曲、沁水三县交界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主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顶部分布5400余亩亚高山草甸,形成同纬度罕见的“空中花园”景观,曾获“山西省特色花海基地”及“山西最美草原”称号。
发布于:北京市金富宝配资-配资炒股官网-靠谱配资平台-配资合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