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肖艳青
7月9日晚间,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至107亿元,同比增长1129.97%至1190.26%;预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06亿元至111亿元,同比增长882.95%至929.31%。
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牧原股份方面解释称,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
融达期货生猪研究员史香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供应充足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猪价整体围绕14.5元/千克(全国均价,涌益咨询)窄幅震荡。得益于饲料原料价格处于低位和养殖死淘率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生猪养殖成本持续下降,故虽然猪价处于低位,但养殖利润尚存,行业处于稳定盈利期。
在销售方面,牧原股份披露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共销售商品猪3839.4万头,仔猪829.1万头,种猪22.5万头,而上年同期公司共销售生猪3238.8万头。
在成本方面,年初至今,牧原股份在成本端持续发力,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降本效果显著,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年初的13.1元/千克下降到6月份的低于12.1元/千克。
据悉,2025年公司的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千克,相当于年底成本要降到11元/千克左右。未来,牧原股份将围绕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配方、智能化应用等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的管理,提升各项生产指标,持续降本增效。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牧原股份规模化红利的持续释放,其营收随之上升,加之公司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公司取得较好的利润。同时,公司区位优势明显,以及打造的全产业链优势,对其可持续发展是很好的加持。
牧原股份相关人士认为,随着生猪养殖行业不断成熟,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日益完善,未来猪周期将会呈现“弱周期、窄波动、慢变化”。长期来看,未来生猪行业的产能和猪价将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对于已经完成大规模建设的牧原股份来说,国内方面,未来更多在于提质重于扩量。
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今年年初,牧原股份启动港股发行计划,已于5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牧原股份相关人士表示,现阶段公司现金流充裕,融资并非主要驱动力,而是面向未来五年到十年,开展海外业务,进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长江证券研报分析,牧原股份已由高成长发展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内部管理不断精进,养殖成本有望持续领先行业,屠宰业务盈利改善,未来有望出海扩张,践行国际化战略,构建新成长曲线。
金富宝配资-配资炒股官网-靠谱配资平台-配资合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