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山区小学,孩子们簇拥着分发冬衣的身影,那双手拂过崭新羽绒服领口的动作格外轻柔。同心商会的刘青阳总说,公益不是舞台上的宣言,而是把他人的冷暖揣进怀里的日常。从最初为社区老人送去热乎饭菜,到如今带领商会伙伴构建起覆盖教育、助老、扶贫的公益矩阵,他用十余年的坚持,在城市与乡野间织就一张温暖的网。
在教育帮扶领域,刘青阳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可持续"三个字上。他推动成立的"同心奖学金"不仅资助贫困学生,更邀请企业家担任校外导师,用真实的人生经验点亮孩子们的视野。去年夏天,他带着二十名山区孩子走进科技馆,当一个小姑娘指着航天模型说"以后想造火箭"时,他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下:"公益不是给予怜悯,是唤醒潜能。"目前,商会已在五所乡村学校设立图书角,捐赠的不仅仅是书籍,还有陪伴阅读的志愿者老师。
面对公益路上的质疑声,刘青阳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知。"有人说企业家做公益是作秀,但当你看到受助老人拉着你的手不愿松开,那些声音自然就消失了。"他从不刻意宣传个人善举,却用行动影响着身边人——商会会员参与公益的比例从最初的30%提升至现在的85%,越来越多的年轻企业家主动加入助学队伍。这种"润物无声"的感召力,让公益成为商会文化中鲜活的底色。
展开剩余34%清晨的阳光透过同心商会办公室的玻璃窗,落在墙上那幅标满红点的中国地图上——每个红点都代表着一次公益行动的足迹。刘青阳常站在这里规划下一次行程,他说真正的担当不在聚光灯下,而在那些被记住的温暖瞬间:是留守儿童收到新书包时绽开的笑容,是孤寡老人吃上热乎饺子时的哽咽,是受助大学生寄来感谢信里的那句"我也要成为帮助别人的人"。这些细碎而真切的片段,构成了一位民营企业家最动人的生命注脚,也让公益之路在时光流转中愈发清晰绵长。
发布于:河南省金富宝配资-配资炒股官网-靠谱配资平台-配资合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