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绵阳城市学院校园里红旗高扬,不仅映照着师生们炽热的家国初心,更激荡着青春奔赴军营的壮志豪情。今年学校以铭记历史、崇军尚武、赋能国防为主线,通过组织师生观看九三阅兵、开设主题思政课、举办征兵欢送仪式等系列举措,将国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
以史为鉴凝聚强军共识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学校组织游仙、安州两校区全体师生,在学校会堂及各分会场集中收看大会直播,共同见证了这一承载民族记忆与国家荣光的时刻。
展开剩余85%与此同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现场,绵阳城市学院2018级会计专业刘江、贺婷茜以及2022级金融科技专业孙绪波三名优秀学子分别作为空军方队、军乐团演奏方队、远程火炮方队的一员,在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展现了绵城学子的报国热血和使命担当。
上午9时,随着庄严的国歌奏响,全体师生自发起立,目光肃穆地注视着荧幕中的五星红旗,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当现代化武器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当受阅官兵以昂扬姿态展现新时代军人风貌时,现场惊叹声与自豪感交织,不少师生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振奋人心的画面。
观看环节结束后,干部师生围绕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青年与国防的双向奔赴两大主题深入交流,交流中既探讨了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的现实意义,也明晰了青年在国防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此次沉浸式学习,师生近距离触摸历史、感悟精神,不仅深化了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对国防教育的重视,更切实强化了其肩负时代使命的历史责任感。
从历史深处叩问时代责任
9月中下旬,学校领导班子深入教学一线,以《追光家国路,燃梦正青春》为主题,为全体大一新生讲授了开学第一课,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与历史认知、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等深度融合,让爱国拥军的种子在新生入学之初便落地生根。
学校党委书记王俊佳教授立足国家发展与国防建设协同推进的时代背景,强调了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AI技术在智能装备研发、国防数据研判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认清人工智能带来的国防人才需求转变。明确了学校既要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更要融入国防素养培育,提前做好人才储备,为强国强军事业输送兼具专业实力与国防情怀的建设者。
副校长左申兵副教授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切入点,通过抗战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中国共产党为何是中流砥柱、纪念胜利的意义何在三个核心问题,带领学生回顾了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的民族觉醒历程。左校长的讲解结合历史史料与现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国防的历史厚度与时代重量。
此外,党委副书记刘续梅结合健康中国战略讲解了专业价值,党委副书记李小荣围绕AI时代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注重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校长助理蒲施宇讲述了阅兵中自主创新装备背后的青年科研团队的故事,均将国家需求作为重要导向,让学生明白专业学习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校领导的倾情讲述,让历史的“光”与时代的“光”照进了每位学子的心田,点燃了他们内心的火种,为他们扣好了大学阶段的第一粒扣子,指明了青春奋斗的方向。
精准培育夯实强军之基
输送高质量兵员,既要选得准,更要育得好。近年来,学校建立了征兵、训练、跟踪全链条机制:主动对接属地武装部优化体检政审流程,让有志青年少跑路、快参军;针对即将入伍的学生,学校专门组织封闭式役前训练,通过队列操练、国防知识授课等,帮他们提前适应军营节奏;学校更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为入伍学生保留学籍、开通退伍复学学业帮扶通道。一系列举措环环相扣,只为让学生入伍无牵挂,退伍有保障。
9月16日下午,绵阳城市学院2025年秋季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在安州区举行。经过严格选拔的优秀青年,身着崭新戎装,胸戴鲜艳红花,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眼神里满是对军营的向往与保家卫国的坚定,其中,一位女兵亦在列,与其他青年一同展现着昂扬风貌。在欢送仪式上,学校征兵工作站站长张恒华带着学校党政领导的嘱托和期望,向同学们致以诚挚问候,勉励大家在军营锤炼成长,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听党指挥,努力成长为政治过硬、忠诚可靠、能打胜仗的优秀军人。随后,张站长代表学校为每位青年送上定制纪念品并合影留念。
这份关怀里还藏着一份特殊细腻的呵护,学校在前期摸排征兵学生情况时,发现在这些即将奔赴军营的青年中,有一位学生因家庭变故没有亲人能到场送行。张站长以亲人的身份为他整理戎装,佩戴绶带与大红花,并鼓励他在部队要勇敢克服困难,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学校都是他坚强的后盾。这份跨越亲人界限的关怀,不仅传递了温暖,更让崇军的种子在校园里愈发鲜活。
学校的征兵工作,不是简单地输送,而是用人文关怀为每一位青年筑牢后方,让他们带着满溢的温情奔赴军营。
构建特色国防教育体系
学校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策部署,聚焦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积极履行为军队选人才、为战时储人才、为社会育人才的使命责任。近年来,学校征兵工作表现突出,先后获得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军区颁发的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高校、四川省征兵工作表现突出个人,由绵阳市人民政府和绵阳军分区颁发的绵阳市征兵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这些成绩既是对学校国防教育与征兵工作的肯定,也为学校持续推进国防人才培养、服务强军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国防教育融入办学治校的全过程是学校一直坚持的育人准则。学校将国防素养培育贯穿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活动开展、校园文化营造的每一个环节,让国防情怀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底色: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开启第一堂国防课,《军事理论》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筑牢国防认知;退役士兵的“传帮带”更是学校国防教育的活教材,学校将他们编入国旗护卫队、校卫队,每周清晨的升旗仪式上,他们挺拔的身姿伴着朝阳升起,是最生动的国防教育,校园安全巡逻、应急演练等场景中,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冲锋在前,用亲身经历传递责任与担当。
学校在国防教育中还特别注重红色基因传承,将红军飞龙山战斗历史、绵阳本地革命英雄事迹融入思政课堂,组织学生参观梓潼两弹城等红色基地,让青年学生明白,强军不仅是军人的责任,更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使命,切实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实际行动。
从课堂到军营,从理论到实践,学校正以国防教育为纽带,搭建起有绵城特色的高校国防育人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国防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融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培养更多时代新人。
发布于:四川省金富宝配资-配资炒股官网-靠谱配资平台-配资合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